# NUDT资源森林 **Repository Path**: geekChen01/nudt_learning_resources ## Basic Information - **Project Name**: NUDT资源森林 - **Description**: NUDT发展指南: 应试试卷资料、竞赛资料、前人心得 - **Primary Language**: Unknown - **License**: Not specified - **Default Branch**: master - **Homepage**: None - **GVP Project**: No ## Statistics - **Stars**: 12 - **Forks**: 6 - **Created**: 2024-03-04 - **Last Updated**: 2025-09-04 ## Categories & Tags **Categories**: Uncategorized **Tags**: wiki ## README # nudt资源森林 ### 1 序言 大学前,应试教育的模式重复了12年,在本科还可能继续4年。但费心于应试教育的学生成不了重大项目的工程师。我们致力于尽可能的减轻考试/大作业带来的精力消耗,让自己支配更多的时间。- **充足的自我支配时间往往会催生自觉性** 。请把时间花在探索你真正想干的事情上。无论是出色的工程师、眼界长远的指挥者、亦或是向往成为见天地的徐霞客;我们都期待看到那一天。 > 只要不是在费尽心思应付完课业后疲惫却又无可选择的玩着手机,那我们的初心就已实现。 ### 2 内容 - “2+2”中的前2年,公共基础课占绝大多数。这也是资源森林最初的作用领域。在全校都学都考的科目,试卷和复习资料会尽可能在这; - 各学院各专业的课程,会慢慢的加入进来; - 一些推荐的资源,网站、书籍; - 前人的经验; - 一些新颖的思考; ### 3 一些认知分享 #### 3-1 通识类教育(General Education) 当前的几乎所有大学进行的都是**通识类教育**,也就意味着即便投入200%的精力在所有布置的课程计划上,天花板也似乎只是“样样通样样松”的遗憾。指望着被一个计划培育成某类人才是一种幻想。 #### 3-2 培养方案是 *大锅饭* 而非 *定制* 一个组织机构做事,必然考虑**效费比**( = 投入成本 / 产出效益)。那么制定几千人的计划时,不可能实现每个人的精细化培养。个人的方案必然要自己去探索。而学校提供的永远是平台;通常,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往往是,而其中训练出的思考方式才是四年里最大的收益。 当然,并非是否认课程体系。投入适当精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些许前沿/基本原理,再决定是否要深入,这是目前一个较好的可行解。 #### 3-3 知识过时,但仍可用于训练逻辑与思维 即便是专业方向的课程,也要警惕一点:任何一本书籍的出版,都会经历著书、修订、发布等周期,起步就是2-3年,更别说是用于教学的教材了。也就是说,书本所教给你的知识,都是过时的。 但为什么还要学习这些,尤其是几百年前就成型完善的工科三件套呢?(上百学时的高数、以及线代、概率论) 我们的答案是,思维训练。知识是其表,思维是其实。当然,如果你能找到更好的训练方法,不经过统一的课程也不是问题。但这种人很少见。 ## **4 推荐清单:** > 如何合法的登录github? steam++ or steamcommunity都可一试。bilibili同样有教程。这或许是你独自尝试的第一步。 #### 1. 《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》 (https://survivesjtu.gitbook.io/survivesjtumanual) *考虑到了部分还无法登录*github,给出一个平替版本: [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.pdf(大学生必读)👍 | 二哥的Java进阶之路](https://javabetter.cn/sidebar/sjtu/) > “各位同学们,在本书的开始,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消息。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,不是濒临崩溃,而是早已崩溃。” #### 2. OpenDA项目 (https://open-da.github.io/OpenDA-Wiki/preface/) > 执着与智慧是人类两种难得的品德。获得一种,往往会收获成功,而两者兼备大概率会得到悲剧。成书于 2008年的[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](http://www.houxiaodi.com/assets/misc/manual.pdf) 便是这样一个例子:智慧来源于对谎言的扬弃与对真相的思考,执着体现在试图用其思考结果「唤醒」他人与改变现状,而悲剧性则在于其最终几乎什么都没有改变。 > > …… > > 历史重复很多次,其中总会有几次让人哄堂大笑。在「上交生存手册」之后,各种各样的「生存手册」推陈出新,似乎教导新生如何生存下去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时髦。这些手册我也看了不少,他们想表达的与其说是「生存」、不如说是「幸存」,并没有对现状的思考不安,而更多地是对成功捷径的渴望。在这种逻辑下,本科乃至人生如同科举考试的一道题目一样,似乎总有标准答案,总有「更符合出题人意图」的答案。 > > …… > > 如何让教育更加平等地惠及更多人,如何实现「The free development of each is the condition for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all」,这是一个太过宏大的命题,我们的 OpenDA 项目只是向前小小的一步。但不管怎样,这都是一个值得我们去为之不懈奋斗的梦想,A dream worth fighting for。 #### 3. 科技爱好者周刊 (https://github.com/ruanyf/weekly) >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,周五发布。 > >截止2025.07,已经更新至358期。 ### 5 参与贡献 21 geekchen ; 21-SE students ; 21 Truman; ### 6 Version v 1.0 -- 2023 仓库创建 ; v 1.1 -- 2024.03.04 -- 2024.05.03 提交多类学科资料; v 2.0 -- 2024.10.11 分类为**公共基础课、公选课、各学院专业课;** v 2.1 -- 2025 智科专业课加入; v 2.2 -- 2025.07 序言更新 to be continue.... #### 加入我们 我们秉持着 **去中心化、开源** 的想法,欢迎你加入我们。资料、心得、经验逐渐的丰厚,一届届的人就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。不断的迭代,不断的站在更高处看的更远。假以时日,会是怎么样的风景,难道不期待吗? 欢迎投稿:试卷、竞赛资料、心得;通过gitee的pull/request即可。 期待你在 **issue** 处评论留言。任何改进的意见我们都会仔细考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