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VirtualClassroomTool **Repository Path**: lveMonsi/virtual-classroom-tool ## Basic Information - **Project Name**: VirtualClassroomTool - **Description**: 虚拟教研室 - **Primary Language**: Unknown - **License**: Not specified - **Default Branch**: master - **Homepage**: None - **GVP Project**: No ## Statistics - **Stars**: 0 - **Forks**: 0 - **Created**: 2025-06-11 - **Last Updated**: 2025-07-02 ## Categories & Tags **Categories**: Uncategorized **Tags**: None ## README todo 晚点Typora写好再复制上来 工具开发模板 SpringIOC容器版本 主要是为了方便工具开发 注意action并没有受Spring管理 可以使用切面技术 ```xml org.springframework spring-aspects 4.3.7.RELEASE ``` ### :warning:前端项目版本说明 - NodeJS版本:`'^18.0.0 || >=20.0.0'` - yarn版本:`>=1.22.19`【如果使用yarn】 - npm版本:`>=8.0.0`【如果使用npm】 - vite版本:`^5.0.0`,此版本必须要求NodeJS版本在18或20及以上。(来自:https://cn.vitejs.dev/guide/) ### 前端项目启动前的配置 #### 前端修改工具名称 在项目目录下的`.env`文件里修改`VITE_APP_TITLE`属性的值,例如: ```properties VITE_APP_TITLE=XXX工具 ``` #### 配置ESLint和Prettier实现代码规范化(可选) 项目中的ESLint和Prettier的依赖和配置都已搭好,为了使其生效,我们需要安装VS Code插件 `ESLint` 和 `Prettier`。 安装好两个插件后,在项目根目录添加`.vscode`文件夹并且新建一个`settings.json`文件 ```bash # Create directory mkdir .vscode # Create settings.json file touch .vscode/settings.json ``` 配置保存时使用`Prettier`对代码进行格式化, 在`settings.json`文件中增加如下内容: ```json // settings.json { "editor.defaultFormatter": "esbenp.prettier-vscode", "editor.formatOnSave": true, "editor.codeActionsOnSave": { "source.organizeImports": true, "source.fixAll": true } } ``` 这样可以通过键盘快捷键或在保存文件时自动从编辑器中运行 `Prettier`,从而充分利用它。当一行在编码时变得太长,以至于不适合你的屏幕时,只需按保存快捷键,就可以看到它神奇地被包裹成多行!或者,当你粘贴一些代码时,缩进会变得一团糟,让 `Prettier` 在不离开编辑器的情况下为你修复它。 最后要记得配置使用格式化,在`.vue`或`.ts`等文件右键,然后执行如下操作: ![image-20231223175329639](./images/Readme.assets/image-20231223175329639.png) ![image-20231223175425941](./images/Readme.assets/image-20231223175425941.png) ### 后端项目启动前的配置 #### 修改项目名称 1. 第一步:修改项目名称 - 修改 ToolTemplate-Java ——–> 自定义项目名 2. 第二步:修改包名 3. 第三步:修改`com.wetoband.template.action`包下的类名 - ToolTemplateAction ——> 自定义类名 - 同时修改`src`下的`config.xml`的配置: ```diff 3.0 + action包下的类的全路径 {aid:"21419389378723787447"} http://127.0.0.1:8080 ``` 4. 修改`pom.xml`的名称 #### 导入项目依赖的jar包 1. 导入项目路径下的`lib` 2. 导入项目路径下的`WebRoot/WEB-INF/lib` #### 设置WebRoot为项目的web 1. 进入idea的Project Structure,找到Modules下的项目并展开 2. 点击上面的加号,在菜单中选中`web` 3. 修改弹出的右侧设置 1. 修改`Deployment Descriptors`的Path为WebRoot下的web.xml 2. 修改`Web Resource Directories`下的`Web Resource Director`的路径为WebRoot路径 #### 添加Tomcat服务器 点击idea界面右上角的`Add Configuration`,进去添加一个Tomcat服务器就可以运行了。 #### 修改AppConfig.java的ComponentScan注解 ```java @ComponentScan("Java项目的包路径") ``` 如模板中的就是:`com.wetoband.template` ### 启动项目 #### 启动前端 - 第一步:yarn install - 第二步:yarn run dev #### 启动后端 - 第一步:在idea中配置tomcat - 第二步:启动tomcat #### 运行成功效果 分别点击页面的`发送GET请求`和`发送POST请求`按钮,出现如下结果即为成功: ![image-20231229194853913](./images/Readme.assets/image-20231229194853913.png) ![image-20231229194927753](./images/Readme.assets/image-20231229194927753.png) 切换About路由页面: ![image-20231229195132053](./images/Readme.assets/image-20231229195132053.png) 切换Background路由: ![bg](./images/Readme.assets/bg.png) ### 打包项目 #### 打包前端 - 第一步:执行 yarn run build 或 yarn build 命令,会在项目目录下生成一个dist目录 #### 打包后端 - 第一步:把前端生成的dist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放到后端项目的WebRoot目录下的resource目录中 - 第二步:执行Maven的 clean 和 package 指令,会在target目录下生成一个jar包文件。 ### :warning:注意事项 1. 项目路径不可为中文路径; 2. 前端路由最好使用Hash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