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RR10 from scratch **Repository Path**: mayuanjason/rr10-from-scratch ## Basic Information - **Project Name**: RR10 from scratch - **Description**: KOH RR10 from scratch - **Primary Language**: Unknown - **License**: Not specified - **Default Branch**: master - **Homepage**: None - **GVP Project**: No ## Statistics - **Stars**: 0 - **Forks**: 0 - **Created**: 2023-08-22 - **Last Updated**: 2023-08-22 ## Categories & Tags **Categories**: Uncategorized **Tags**: None ## README 去年无意之中了解到了雷神之锤比赛(King of the Hammers),后面又在某鱼上发现竟然还有人根据KOH的原型车,打造属于自己的RC遥控车,甚为震撼。从那时起,就想从零组装一台属于自己的KOH赛车,但苦于一直没有配件,因此这件事就作罢。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,终于将各个零件整备的差不多了。这部赛车是基于RR10的底盘打造的,因此,直接从网上下载了一份90053 kit版说明书,开干。 先上几张完成图: ![](images/zhengche.jpg) ![](images/zhengche_2.jpg) ![](images/zhengche_3.jpg) ![](images/zhengche_4.jpg) ![](images/zhengche_5.jpg) ![](images/zhengche_6.jpg) ![](images/zhengche_7.jpg) ![](images/zhengche_8.jpg) ![](images/zhengche_9.jpg) ![](images/zhengche_10.jpg) # 车桥篇 虽然RR10还在售卖,但是VP的AR60桥已经基本买不到,尤其是桥盖,闲鱼上模友收藏的溢价又太高。因此,本次选择SSD的AR60桥,正好又赶上618,打了一个85折,还是很香的。 因为GRC家基于AR60桥的差速模块早已停产,因此桥蛋内只能选择最为传统的直轴形式。这里采用了GR家的直轴锁块以及VP的伞齿。 ![](images/zhizhou.jpg) 另外,SSD车桥是没有配备直轴锁块轴承的,需要提前准备好,轴承尺寸为:10*15\*4 mm。 这里,我选择的是哈尔滨轴承厂的轴承,很多人都说国产轴承垃圾,但我觉得做工还是很不错的,个人感觉要比RR10原厂轴承做工要精致,游标卡尺测量了一下,公差很小。 唯一的问题就是,哈轴的轴承,都是铁盖的,没有胶盖,因此密封性有待考量。 ![](images/houqiao.jpg) 此处需要提醒一下,SSD的后桥原厂是带有4mm车轴的,不需要单独再购买车轴。 但配上大猩猩的锁块以及VP的齿轮后,轴承和桥壳之间,有很大的缝隙(见下图),需要用M10*16\*0.3的垫片去填充。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用了不同厂家的零件(SSD/VP/GR),才导致出现此类兼容性问题。 不过后续我将后轴换成了GR大猩猩家的5mm车轴,此类问题就消失了。 ![](images/houqiao_2.jpg) 润滑脂使用的是VP金油(Gold Grease),这个油的特点是比较粘稠,可以粘在齿轮上,不容易甩飞。另外感觉这款油脂蒸发度比较低,长期使用,波箱中的剩余油脂依然有很多。之前一直在8越上使用,感觉效果还不错。 相比之下,之前使用过一款TLR的黑油,车子放那大半年,没动过,打开波箱,油脂蒸发干净了,无语。。。 ![](images/runhuayou.jpg) 在桥盖和螺丝之间,增加了红色的纸垫片,避免钢制螺丝划伤铝制桥壳,就是丑了点。。。 同时,配备了SSD原厂尼龙桥蛋保护罩,金钟罩是必须的要有的。 ![](images/houqiao_3.jpg) ![](images/houqiao_5.jpg) ![](images/houqiao_4.jpg) 前桥同样使用了GR大猩猩家的CVD。 舵机使用了HT 9350 F 锤子舵机,感觉从编号F的舵机开始,舵机通电时,有加入一个自适应校准的过程,每次打开电调电源时,这个舵机都会缓慢的左右小幅度摇摆几次,耗时大概2-3秒,这期间,遥控器是无法控制舵机的。 ![](images/qianqiao.jpg) 我其实还买了大猩猩家的转向配重,但我发现大猩猩的转向杯和SSD的C座match的不是很好,如下图所示,上面这个孔,对的不是很齐,导致螺丝无法拧进去。与大猩猩的客服交流,需要打磨SSD的C座,想想还是放弃了。当然,也有可能是我安装的姿势不对,有空了我再研究研究。 ![](images/peizhong.jpg) 最后,前后桥来张合影。 你问我舵机罩有啥用,我觉得除了装13,貌似也没啥用。。。 ![](images/qianhouqiao.jpg) # 波箱篇 这台车,从2022年一直组装到2023年,主要原因就是HR的RR10铝合金波箱壳,等了大半年才到货。 ![](images/boxiang.jpg) 分动箱、大齿罩、双速套件、底盘,也都采用了HR的配件。 部分常规且容易买到的配件,比如电机座,则采用了VP家的。 组装波箱时,遇到2个问题, 问题一:如下图橙色圈里所示,说明书上要求使用4\*11\*5的轴承,但是4\*11\*5的轴承塞不进波箱的孔里面,我又试了4*10\*4的轴承,依然不行。 ![](images/boxiang_2.jpg) 后来找TB卖家,卖家也很爽快,直接发了一个新的波箱给我,而且把轴承都预装进去了,这里要给卖家点个赞。 新老波箱。 ![](images/boxiang_3.jpg) 问题二:双速波箱的这两根轴,貌似一头大一头小,画圈的这两处,5\*11\*4的轴承套不进去,无奈只能拿锉刀打磨了一下轴承,才将轴承套了进去,不知我这粗加工,会不会对轴承精度造成影响。 虽说卖家依然承诺给发新的配件给我,但我要给HR的质量和精度打一个问号? ![](images/boxiang_4.jpg) 正在组装中的波箱,这里使用了VP蓝油,很有食欲的样子。 ![](images/boxiang_5.jpg) 正在组装中的分动箱。 ![](images/fendongxiang.jpg) 波箱的完全体,这里电设我用了开山斧540 2300KV。 双速可以不用,但不能没有。。。这里要给GPM卸力舵机臂一个好评。 GPM那些配件的颜色,给我的印象就是汽配城风格,而且造的配件都很鸡肋,但这个舵机臂真的好用。 ![](images/boxiang_6.jpg) 组装体验以及波箱精度,真的是一言难尽。 HR给我的印象就是,尼龙部件金属化,也就是外观、尺寸,完全按照Axial原装尼龙件来,但精度,感觉又比不上尼龙原件。当然,其中一个原因也有可能是尼龙件比较软,可以产生一些轻微的形变,因此可以容忍一些误差。但是HR将其变成铝合金后,稍微有点误差,两个部件之间,就无法对齐了。。。 相比之下,VP、Vitavon以及SSD的精度,要高出很多。尤其是Vitavon,精度非常高,速度车一般用这个品牌的比较多。 # 避震篇 主避震选择了棒子的 Gmade XD Aeration 113mm 金属避震。 满满一大包,份量很足。 ![](images/gmade.jpg) 组装之前,各个部件先来张合影,别看避震就光秃秃一根棍,里面东西可不少。 ![](images/gmade_2.jpg) 这里推荐个工具,e型卡簧钳,简直不要太好用。 ![](images/gmade_3.jpg) Gmade的说明书写的清晰易懂,其它步骤没什么好说的。 最终组装好的样子,又肥又大,很好。 ![](images/gmade_4.jpg) 副避震选择了当下比较流行的longxue避震。 型号:120mm ALL BLACK ![](images/longxue_1.jpg) 顺便说一句,我在网上兜兜转转,竟然找到了longxue避震设计者本人,互相加了VX好友。 与设计者交流,这款避震经过多年的迭代,目前基本已经定型。另外,虽说避震的外观在不停的改进,但是附带的说明书貌似并没有跟着一起更新,因此在组装的过程中,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。但好在有避震设计者强力+热情的support,因此避震顺利组装完成。 先把贴纸贴上,否则后面灌油时,油渗出到了避震筒上,贴纸就粘不上了。 ![](images/tiezhi_2.jpg) 顺便说一句,我这农夫手,见了贴纸手就抖,最大的那张带KING图标的贴纸,还没贴呢,就被我撕烂了,设计者二话没说,又免费给我寄了几张过来,这里再次表示感谢。 ![](images/tiezhi.jpg) RTW避震油和Rock Passion绿油必不可少。 ![](images/oil.jpg) 在将活塞盘放入避震筒前,需要在活塞盘上涂抹避震油,防止划伤筒壁。同理,在将胶圈套入避震芯前,也需要将胶圈涂抹避震油,然后将胶圈拧上去,避免避震芯的螺纹划伤胶圈。 ![](images/longxue_14_5.jpg) 需要密封的地方,记得涂抹绿油。 ![](images/oil_2.jpg) 在安装7时,避震设计者给我了一个小技巧:用一根长螺丝拧到部件7上,再将部件7涂抹上避震油,然后将部件7用螺丝刀拧进那个副避震筒中,最后把螺丝从7上拧下来。切记不可直接将7用木棍捣入副避震筒,这样可能会导致7上的胶圈脱落。 ![](images/longxue_7.jpg) 说明书标号9的小圆片,其实是下图中这个小铝柱,闹呢这是。。。还好有设计者在VX上给我手把手的指导,否则这小圆片得让我找到天亮。。。 ![](images/longxue_9.jpg) 安装12时,需要用到1.27的六角螺丝刀。 ![](images/longxue_12.jpg) 说明书中并没标注这个透明胶圈是做什么用的,与设计者交流,这个需要安装在避震芯上,在下球头扣和避震筒之间,起缓冲作用。 ![](images/longxue_jiaoquan.jpg) 另外,说明书也没有讲球头和这个胶圈的关系,与设计者沟通,应该是将球头放入球头帽后,将胶圈固定在球头的另一侧。 ![](images/longxue_jiaoquan_2.jpg) 大功告成 ![](images/longxue_final.jpg) 你要问我longxue避震性能咋样,我只能说,纯装饰。。。没有任何性能可言。。。 # 车架篇 车架使用了HPM哈比猫哈哥的钛合金笼子,喷砂电镀一条龙服务,嘎嘎香。 ![](images/longzi_1.jpg) ![](images/longzi_4.jpg) 哈哥人很好,我说笼子有一些设计问题,可能需要返工,急的哈哥直接说开车来我这里取笼子,搞得我受宠若惊,后面都不敢给哈哥说我遇到问题了。。。 后面哈哥见我用一些卡扣将大灯固定在车头,二话没说,又给我全车焊接了多个底座,用于固定大灯,顺便又给全车重新做了一次电镀,而且是免费的哦,哈哥绝对强迫症晚期。 下图中的所有灯,均出自GRC家。感谢GRC,RC4WD的灯简直贵到离谱。。。 ![](images/longzi_2.jpg) 后防倾杆固定位,细节满满。 ![](images/longzi_3.jpg) 此车原型为参与KOH(King of the Hammers,雷神之锤)比赛的“CE79”赛车。可以看出,哈哥的笼子,仿真度还是非常高的。 当然,笼子上的6个射灯,与真车不符,这是我的要求,我觉得射灯比灯条更霸气。 ![](images/zhenche.jpg) 底盘。 拉杆是VP 不锈钢的,真心重。GR 钛合金的拉杆我也买了,但感觉做工不如VP的,因此就没装。 刀臂是AMBITION的。 ![](images/chejia.jpg) ![](images/chejia_2.jpg) # 轮毂轮胎篇 一直纠结要不要买一套VP轮毂,但将近1000元的售价真的劝退我了。算了,先整套便宜的CNC轮毂吧,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工业水平,应该不比VP差吧。。。 这里我选择了一款哑光银2.2寸CNC铝合金轮毂(35mm厚度),个人感觉做工很精致。当然咱也没用过VP轮毂,不知VP的做工是否更上一层楼。 ![](images/lungu_1.jpg) 内部使用了GR家的仿真刹车盘,同时更换了珠头外六角螺丝,以达到更加仿真的目的。 ![](images/lungu_2.jpg) 轮胎则使用了RR10原厂的百路驰轮胎。 ![](images/luntai.jpg) # 装饰篇 车后部的装饰主要参考了UDR,各种配件好用还不贵。 ![](images/zhuangshi.jpg) ![](images/zhuangshi_2.jpg)